欢迎访问中科卓异环境科技官网

服务热线:4006363200

图片展示

中科卓异环境科技(东莞)有限公司祝您:新年快乐,牛年大吉!

发表时间: 2021-02-11 18:00:00

作者: 中科卓异环境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浏览:

新春致辞


燃情2021:守初心、担使命、创未来


各位领导、同事、各位朋友:

大家好!

律回春渐,新元肇启。值此万象更新之际,我谨代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多孔陶瓷团队,向锐意进取、奋力拼搏的全体员工表示由衷的敬意!同时,向关心、支持团队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合作伙伴,致以新春诚挚的问候和美好的祝福!

过去一年是多孔陶瓷团队锐意进取、创新发展的一年。在全球奋力抗疫、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的大背景下,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全体员工上下同心协力、努力拼搏,在产品研发、核心技术突破、市场开发以及团队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

回望2020,团队牵头申报的东莞市首个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团队项目“先进陶瓷与复合材料技术产业化团队项目”获批立项,团队作为首批三个创新团队之一,正式入驻东莞先进陶瓷与复合材料研究院,并成立了中科卓异环境科技(东莞)有限公司、中科卓异复合材料(东莞)有限公司2家产业化公司,标志着团队的科研成果转化进程正式开启;十一月,团队牵头成立了多孔介质燃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吸纳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石化、东风汽车等38家单位成为联盟首批会员,并由25位来自材料科学与工程、工程热物理、机械制造等领域的院士、专家学者组成联盟专家委员会,我非常荣幸地被推选为联盟理事长,中科卓异环境科技(东莞)有限公司被选举为秘书长单位;在产业化基地建设方面,2020年捷报频传,先后成立了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塘厦镇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韶关产业化基地,为团队的产业化布局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在产品开发和科技创新方面,2020年硕果累累,新开发产品12类,申请专利72项,其中发明专利40项;在市场开拓方面,2020年成绩斐然,团队在国内率先实现多孔介质燃烧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并相继与胜利油田、中金岭南、中国一汽、中国中车、福建祥鑫、东风汽车、双良集团等几十家央企、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达成全面战略合作,获得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南方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的专访和高度关注;团队研发的“超低氮燃烧器”和“制砂机衬板”两个产品荣获第22届深圳高交会“优秀产品奖”。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实验室的正确指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关注,更凝聚着全体员工的智慧和汗水,我再次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展望2021,是我们创造梦想、扬帆启航的关键之年。我们将迎难而上,锐意进取,团结协作,大胆创新,继续拼搏,争当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排头兵,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我们将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怀揣“为客户创造显而易见的价值”的使命,不断加强技术创新,提升科研水平,精准对接企业需求,通过重点区域、关键领域的示范应用,将团队的科研成果和核心技术逐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和应用,推动大湾区绿色节能环保基地的建设,助力广东乃至全国节能环保产业的转型升级,为东莞市、广东省乃至大湾区的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守初心、担使命、创未来,我们都是努力奔跑的追梦人。在辛丑牛年来临之际,恭祝大家身体健康,家庭幸福,牛年大吉,万事如意!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多孔陶瓷团队

付超

2021年2月11日

凝聚榜样力量  弘扬奋斗精神


——多孔陶瓷团队2020优秀员工事迹介绍


团队负责人付超研究员为2020年度优秀员工颁奖


  姓名:任志恒

   学历:博士  

   入职时间:2018.9

   职务:燃烧组负责人 


优秀事迹介绍:

多孔介质燃烧项目带头人任志恒博士,充分发挥中共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科研一线工作中,充分发挥敢拼、敢闯的奋斗精神,冲锋在前、以身作则,以创新的思维谋划工作,以创业的精神推动工作,以创优的态度做好工作。

2020年燃烧组突破性地开发出多款拳头产品,包括油田水套炉燃烧机、保温溜槽、精炼炉、低氮商用锅炉等,在石油石化、有色金属、低氮燃气锅炉等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为产品的大规模销售推广建立牢固的基础,并形成核心技术的迭代体系,创造性研发出第二代、第三代和第四代多孔介质燃烧技术,保障了产品持续领先,始终占领核心技术的制高点。

任志恒不断加强自身学习,自我强化工作意识,掌握工作节奏,提高工作效率。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要求自己把学习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学而思、思而入、入而进”的良好习惯,发挥了“舍小家为大家”的奋斗精神,以团队工作为中心,默默奉献,以顽强的毅力、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专业水准,圆满完成了团队项目阶段性的工作目标。

  姓名:郭学广

   学历:大学本科 

   入职时间:2019.3

   职务:燃烧技术负责人


优秀事迹介绍:

2020年是多孔陶瓷团队技术发展最快的一年,也是燃烧组实现从零到一突破的关键一年。郭学广带领团队在这一年里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2020年年初进行了多组启停热震实验,验证了多孔介质材料在温差1150摄氏度条件下能够使用10000+不碎裂。

二是在启停抗热震实验的同时进行了耐久试验,验证了多孔介质材料在面功率2MW/M2条件下可以使用3600小时以上。

三是搭建了五号实验台和三号炉膛,并进行了燃烧器的入炉实验,其中包括燃烧器的功率调整范围测试,不同功率下不同过剩空气系数排放指标的测量,炉内温度场的测定以及燃烧器热启动测试。传统燃烧器与多孔介质红外燃烧器温度场及排放指标的对比测试等。

四是胜利油田水套炉燃烧系统在现场的安装、调试及运行状态跟踪等。经过半年的实验,燃烧系统已经初步取得了胜利油田的认可,有望在2021年形成大批量销售。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疫情当头,给燃烧组研发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2020年年初,疫情影响了实验的整体进度,郭学广带领燃烧组全体成员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连续半年昼夜实验,为成果产业化奠定了可靠基础。

  姓名:刘少华

  学历:博士  

  入职时间:2020.5

  职务:复合材料组技术负责人


优秀事迹介绍:

“科研无小事”是刘少华同志的口头禅,他常说要和时间赛跑。每一个科学分支都是一项巨大的学问,仅仅是小小的零部件,要成为内行,理论和实践也是缺一不可。白酒尚且需要五年醇,想要在有限时间内取得三五倍的功力,必须时刻保持专注并“跑步前进”。在保证工作高效率完成的同时,刘少华利用休息时间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为此时常到家已是深夜,周末更成为了加足马力的“奋战”时光。三个月内走访近20家破碎设备厂家和终端用户,以客户为中心深入调研客户需求。

科研无小事,同样容不得一丝马虎。面对客户需求和痛点,刘少华同志总是有针对性的进行方案设计,把问题考虑在前;从方案设计到落地经过“千锤百炼”,力求达到无懈可击。当原有合金成分出现性能不稳定,而客户试验零件时间又很紧迫的情况下,刘少华新设计3种合金成分,成功开发出高韧性高铬铸铁,既满足了锤头高冲击工况的要求,又保证了零件交货工期。为找出原因,他锲而不舍梳理工艺过程的各个环节,对逐个参数进行摸排,先后试制12炉合金,最终成功锁定性能不稳定的原因,及时带领团队制定计划方案以保障产品质量稳定性。


科研无小事,还需要集合团队的协作和凝聚。在接到团队专利目标从3项调整到8项的任务之后,刘少华迅速与团队成员讨论制定策略,挖掘创新点。主动承担多个专利撰写任务,同时指导、修改团队其他成员的专利内容,最终带领团队超额完成数量目标。个人完成数量占小组数量的50%,同时贡献出个人专利奖励的一半作为小组活动基金。

   姓名:梁修兵

   学历:大学本科

    入职时间:2019.9

    职务:燃烧组项目负责人




优秀事迹介绍:

梁修兵加入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后,成为多孔陶瓷团队燃烧组的一员。在2020年度获得优秀员工的荣誉。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通过不断的进行实验测试和到不同的客户公司去调研,了解客户的难点和痛点,实现了多空介质燃烧系统在有色和铝合金压铸领域的应用,并获得客户的良好评价。成功研发出全预混低氮红外燃烧系统,并在韶关冶炼厂对流槽保温和锌液精炼炉进行成功应用。在东阳光成功开发出分流盘预热系统,帮助客户降低能耗和延长分流盘使用寿命,并提升产品品质。

通过各个项目在客户的开发测试,初步掌握多孔介质红外燃烧技术,对今后的产品研发和提升多孔介质红外燃烧性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工作中积极提升自我的技术水平,编写了4项专利,发表论文2篇,以及参加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在东莞市工程师协会成功评审为中级工程师职称。

梁修兵同志工作认真负责,团结同事。各项技能掌握全面,积极完成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

  姓名:朱瑞峰

   学历:本科  

   入职时间:2019.11

   职务:燃烧组工程师


优秀事迹介绍:

朱瑞峰负责多孔介质燃烧控制系统的设计,完成3#实验台、5#实验台、烤包机、坩埚炉、保温炉、精炼炉、流槽加热等的电气设计和调试。去年上半年,配合各位同事,完成对多孔介质在实验台上燃烧性能的摸索和测试。根据多孔介质燃烧的特性,提出了点火和正常燃烧双电磁阀的控制理念;找到一款适合红外燃烧的烧嘴控制器,提出使用嵌入式一体化安装点火针和火检;针对烧嘴保温板收缩产生的回火问题,提出在烧嘴内部加入压紧板结构。

在工业炉项目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高原保温炉项目,实现了用PID进行连续控制,控温精确,空炉炉膛温差控制在±2℃,铝液温差±1℃,铝液保温的燃气能耗4m³/h。韶冶精炼炉项目,已正常运行90天以上,锌液氧化烧损少,节能30%以上。韶冶和东阳光流槽项目,采用简易的前预混燃烧方式,成本低、安装方便,节能30%以上。

在今后的工作中,朱瑞峰必将更加努力工作,把他的经验和所学的知识,投入到多孔介质环保事业中,为团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姓名:王乃豪

  学历:硕士  

  入职时间:2019.6

  职务:知识产权专员

 

优秀事迹介绍:

王乃豪同志是参加工作仅一年半的年轻员工,作为多孔陶瓷团队的知识产权专员,他工作认真负责,为人脚踏实地、待人亲和,其突出的成绩和强烈的责任心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最终获得了2020年度优秀员工的称号。

王乃豪同志虽然从未接触过知识产权工作,但通过努力学习和辛勤工作,在知识产权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帮助团队知识产权工作取得了非常大的发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他对竞争对手的专利情况进行了分析,反馈给研发人员作为技术参考;悬衡而知平,没规而知圆,他完善了团队的专利申请及管理制度,使之合理化、规范化,也减轻了技术人员的负担;安而不忘危,他在年底对团队的知识产权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期提升团队知识产权意识和状态。

在2020年,他制定了合理、规范的专利规划流程,结合领导要求及团队研发进展确定了专利申请目标,最终完成了41项专利申请,包括40件发明、31件实用新型和1件外观设计,超出团队预期申请目标,保护了团队的发明创造成果,保证了团队技术在市场竞争中的主动权,确保团队自身生产和销售的安全性,提高了团队及产业化公司无形资产价值。

  

  姓名:陈秀娟

   学历:硕士  

   入职时间:2020.6

   职务:增材制造助理工程师

  

优秀事迹介绍:

陈秀娟,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多孔陶瓷团队增材制造方向助理工程师。自2020年6月入职以来,围绕粉末熔融挤出(Powder Extrusion Printing,以下简称PEP)增材制造陶瓷的技术开发和应用,为团队的基础研究做出积极贡献。于2020年度被评为多孔陶瓷团队“进步最快员工”。

按照研究的总体要求和核心突破点,她积极开展PEP成型陶瓷喂料配方的研发,成功研发蜡基粘结剂和水基粘结剂的调研和配方设计,成功制备出蜡基热脱、水溶性水脱+热脱粘结剂共3种陶瓷喂料。完成PEP成型氧化锆、碳化硅生坯以及脱脂、烧结等工艺优化和性能测试。围绕PEP成型喂料的研发制备、PEP成型多孔碳化硅的工艺、PEP技术与微流道的结构设计融合,在完成产品市场和技术调研的基础上,成功撰写4篇专利。

功崇为志,业广为勤。6月份进入松山湖实验室之初,她在多孔陶瓷团队中以一名助理工程师开展研究工作。虽然在硕士学业阶段中,已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但学生阶段的学习与社会正式工作显然存在较大的不同,社会工作中面临着科研和市场相结合的问题。为此,她不仅专研于PEP成型陶瓷的工艺和性能的系统研究,也不断开拓她的社会市场知识,调研和思考该技术在市场中的可行性和效益性。在团队领导的带领下,她建立了PEP成型氧化锆、碳化硅工艺、性能和市场的系统性数据。经过半年的时间,在专心研究和勤奋汗水的浇灌下,她成功完成从一名初入职场的研究生到一名优秀尽职的助理工程师的华丽蜕变。

中科卓异环境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热线电话
400-12346578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